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陈晨)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强调,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在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这一要求事关重大,意味深长。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着深刻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社会思想空前活跃,意识形态领域杂音噪音增多,各种社会思潮、噪音杂音错综交织,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形成了严峻挑战。能否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考验。
需要注意防范的是,一些领导干部遇到矛盾冲突甚至大是大非问题绕着走,态度暧昧,当“老好人”,不愿、不敢承担责任,似乎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羽毛”,维护好自己的形象。殊不知,这样“爱惜羽毛”,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任,也必然失去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信任。
人人皆有形象。领导干部不仅负有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职责,而且言行举止对周围人具有示范效应,当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然而,领导干部爱惜形象,决不是以回避矛盾明哲保身。面对大是大非、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
愿不愿、敢不敢担当,既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政治素质、胸怀修为问题。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敢于担当。以此标准来衡量,当前确有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欠缺、胸怀修为不够。
心底无私天地宽,敢于担当有作为。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遇事敢发声、敢担当、有作为,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羽毛”也才会更加亮丽丰满。(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