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因某次闯红灯没有被抓拍而暗自庆幸?是否因超速驾车及时赶到目的地而沾沾自喜?是否因酒后驾车却逃避了交警检查而洋洋得意?你的每一次出行是否完全遵守交通法规……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设立这一节日,旨在唤起人们关注交通事故正在夺去大量生命这一事实。
“4·30”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为了亲人,让我们安全回家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凸显,交通事故频发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公害。从警方的资料来看,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行为而引发的。
有数据显示,我国汽车拥有量仅占全世界的2%左右,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20%。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数,每年受伤的人数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数;全国每六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车祸,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在车祸中受伤。这些数据让市民和所有交通参与者警醒,虽然每年4月30日才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但我们每天都应该反思并改正自己的不文明交通习惯,平安生命,安全先行。为此,我国从去年开始把每年的4月30日定为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交通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点滴做起,教给孩子们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为了亲人,让我们尊重生命,安全回家。
三大马路杀手

事故主因

交通安全提示
一、交通信号灯的判断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悬挂着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它是不出声的“交通警”。红绿灯是国际统一的交通信号灯。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交叉路口,几个方向来的车都汇集在这儿,有的要直行,有的要拐弯,到底让谁先走,这就是要听从红绿灯指挥。红灯亮,行或左转弯,在不碍行人和车辆情况下,允许车辆右转弯;绿灯亮,准许车辆直行或转弯;黄灯亮,停在路口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已经继续通行;黄灯闪烁时,警告车辆注意安全。
二、交通标线的判断
马路上,用漆划的各种各样颜色线条是“交通标线”。道路中间长长的黄色或白色直线,叫“车道中心线”。它是用来分隔来往车辆,使它们互不干扰。中心线两侧的白色虚线,叫“车道分界线”,它规定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路口四周有一根白线是“停止线”。红灯亮时,各种车辆应该停在这条线内。马路上用白色平等线像斑马纹那样的线条组成的长廊就是“人行横道线”。行人在这里过马路比较安全。
三、如何安全走路
走路,谁不会呢?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注意交通安全,走路也闯祸。因此,我们上学读书、放学回家、节假日外出时,走在人来车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不要乱马路,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更不要在马路上踢球、溜冰、放风筝、做游戏。一旦被来往车辆撞倒,后果非常严重。
交通安全倡议书
1.积极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时刻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嬉戏、打闹;
3.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如果没有红绿灯,要先往左看,再往右看,注意来往车辆;
4.过马路时,不贪图方便去翻越交通隔离护栏;
5.乘坐汽车时,不要把头和胳膊伸出窗外;
6.改正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超载、病车上路、报废车复驶或因过于自信而麻痹驾驶等陋习。
7.从自己身边做起,劝告自己的家人、亲戚要珍爱生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乘车,安全走路。
结语:
每年临近五·一假期,人们外出活动增加,交通事故频率大幅上升。在出行前认真反思如何避免以往的驾车陋习,排除开车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格外重要。小编希望,有更多的市民来关注交通安全,反思以往的行路驾车的陋习,认真审视并改正不文明的交通习惯,把宝贵生命从无情的车祸中解救出来,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 (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作者: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