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一个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镜头突然一转,将活动的画面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此情此景,给我更多的感慨是好一个祥和安宁的地方,可以“急走”、可以“追”,无忧且无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诗人原本是在“东篱下”俯身“采菊”的,“悠然”间一仰“见”到了秀丽的“南山”。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但此刻,“悠然”两字更让我心醉,可以闲情雅致、可以悠然自得,安宁而祥和。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安全就好比空气,存在于我们的生存空间之中,不可或缺。有人的地方,就有安全的隐患。隐患是多种多样的,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国家安全等等。把隐患降到最低的限度,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而为之的,也是全社会要共同努力的事关个人生死存亡的大事。
比如,在全社会开展消防“四个能力”的建设,其目的就是确保消防的安全。那“四个能力”呢?以一起火灾事故为例,我们就能把“四个能力”不但记得熟,且记得清、记得牢。发生了火灾,说明一定存在着隐患,不然不会起火;发生了,说明第一个问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不够。火,都是从小火燃起来的。小火时,应该懂得用灭火器、灭火毯等工具扑灭;如果小火都不能扑灭,说明第二个问题“扑灭初期火灾”的能力不够。火燃烧大了,没有能力扑灭了,就应组织好大家疏散逃生;如果不懂得疏散逃生的办法,说明第三问题“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不够。既不会查隐患,又不会扑灭初期的火灾,更不会组织疏散逃生,说明第四个问题“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不够。以一起火灾的发生,来记“四个能力”既通俗易懂,又能记得清清楚楚。这也是宣传“四个能力”的一个技巧。
如何将隐患,降到最低?我们以国家安全为例。国家安全犹如空气,有氧呼吸自如,有霾伤人伤己。国家安全的“霾”从何而来?来自境内外。这种“霾”的危害性,有可能危及国家之根本。普通个人同大的国家安全对接,这挺抽象的。但其实,现代条件下,个人有了更多更方便的渠道为国家安全添砖加瓦,如果想做相反的事,其破坏国家安全的潜在能力也比过去多很多。国家的安全质量,说到底取决于所有中国人行为和态度的总和。国家处于危险的境地,个人会安全么?
关注安全,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