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昆明一小学发生的踩踏事件让人痛之又痛。引发的原因是什么?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学生在通过临时放置于午休宿舍楼一楼单元过道处的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引发下楼学生相互叠加挤压,导致学生严重伤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没有去调查过,更没有去过现场,但从各大媒体针对这起事件的报道中略知一二。在这“一二”,我也来说个“一二”:
过道,就是生命的安全通道。这个概念,还没有引起国人的重视。看看自己的身边,如楼梯上堆放各种杂物、消防通道上乱停乱放车辆等等,占用过道的现象随处可见。更可怕的是,多数国人还不以为然。为什么?因出事的概率小,麻痹大意。
由昆明这所小学吃人的“垫”,来长“智”的价值太大了。
过道,引发的踩踏事故有多少?从网上搜索,主要是楼梯过道引发的踩踏事故。既然楼梯过道是高发区域,那各地中小学重视否?有一年,我在浙江给少数中小学校长做安全讲座时,曾经问过校长们类似的问题。校长们说,防楼梯处踩踏是他们防范的重中之重。
昆明也是一样,难道这些被问责人连防踩踏的重点在哪都不清楚么?但为什么又发生了这样的事呢?这就是“狼来了”的效应。
安全工作,具体长期性的特点。防“狼来了”效应,责任担当是关键。防范于未然的事,要比问责的处罚更重、更严,锱铢必较。
学校的安全工作,除长期性外,还有政治性、全局性、综合性、突发性和可控性等特点。
担当起学校安全的责任,嘴上说说容易,真的肩负起来,比泰山还重。责任人、直接责任人有一种可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心中的“怕”是真怕。
心都竖起来了,不能白白的担心,就要在隐患的排查方面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和“重实效”。
一起努力吧!
(文:再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