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大军已经空降在你的肌肤上,而季节性流感也开始扩散,你会发现供暖会导致室内环境十分干燥,尤其是在本已干燥的北方地区,干燥的空气会刺激鼻腔、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这个时候,人们想到的就是这时候给房间加湿,让房间里的空气湿润起来,避免空气干燥带来的不适,那么空气干燥到底会带来哪些问题以及该如何正确给房间加湿?一起来了解下。

天干物燥 小心火烛 你须知道的保湿秘籍
空气干燥容易出现的问题
1、小心暖气病
寒冷季节供暖,人们都希望暖气烧得热些,但是因为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好、干燥,加上暖气、空调、电暖气等取暖设施会造成室温过高,使得室内空气更加干燥、污染加剧,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还可能会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从而导致人们出现“暖气病”。
特别是在南方,使用取暖器的家庭应注意居室的湿度,最好有一个湿度计,一般而言,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5%~65%RH,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而冬季供暖期的室内湿度通常仅为15%RH,如相对湿度低了,应做相应的调节。
2、家具闹脾气
冬天一到,室内一般都是密闭,暖气开放,空气变得比较干燥,一些家居品开始闹“脾气”,如木地板收缩,板与板之间缝隙加大,墙面与门框因种类不同的材质、收缩率不同出现缝隙等等。
缓解室内空气干燥的秘籍
1、室内放个加湿器
但是加湿器不是杀菌器,务必要定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2、开窗通风
天气好的时候,开开窗户通通风,大自然的空气总是很纯的。但是,强调通风,并不意味着要整日门窗洞开,要合理选择通风时间。据研究测试,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昼夜有两个污染高峰和两个相对清洁的低谷。两个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两个相对清洁时段是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前后,此时可酌情开窗。
一日之内开窗时间和次数,可根据住房大小、人口多少、起居习惯、室内污染程度以及天气情况进行安排。以100立方米的空间为例,在无风、室内外温差为20℃情况下,大约十几分钟就可达到空气交换一遍。若室内外温差小,交换时间相应要延长。冬季天冷,但每天开窗换气也不应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最多30分钟。
3、养些花花草草
在房间里养一些盆栽的花草(根直接泡在水里的),如“富贵竹”,在花卉市场发现,这里的相对湿度相对来说比一般的地方的湿度要高的多,看来植物加湿法还是比较有效的,所以大多数人就大量的利用这些植物来调节室内湿度。
4、饲养观赏鱼
饲养鱼的主要原因是,养鱼要有鱼缸,鱼缸要有水。有水了,就可能蒸发,蒸发后,水蒸气就可以使得室内空气的湿度上升。
5、在暖气上或空调边搭块毛巾
毛巾要有水,充足的水才可以蒸发,使得室内的湿度上升。此外,一旦毛巾干了,就要及时加水,不然,是没有效果滴。
还可以在暖气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条旧毛巾(或吸水性好的布),一头放在水里,一头搭在暖气上,这样昼夜可以向屋里蒸发3升水,很是管用。如果每个暖气都能这样做的话,湿润感会更加宜人。
6、自制小加湿器
用小可乐瓶子倒过来剪开,把盖拧死,反着塞在暖气中间,可以多方几个,每天加一点水,挺管用的。
7、在房间里洒一点水或放一两盆清水
屋子暖会加快水的蒸发,也会对湿度有较好的提升效果,这个是家里常用的方法。
空气干燥给体内补水的秘籍
1、多吃水果蔬菜
注意生活规律化,饮食要清淡,忌吃上火食物、油炸食品,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保证大便通畅,少饮咖啡,少吃辛辣刺激饮食,选择一些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豆腐等,不饮或少饮酒。
宜早晨食水果 日本学者认为,早晨的水果是金,中午是银,晚上则是铜。水果富含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及其他有机酸、纤维素、果胶,对增进消化,软化血管,改善心肌功能,改善便秘和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均有良好的功效。
2、体育锻炼
市民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一定的运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3、多饮水
冬季,空气中所含水分极少,而在空调室内工作人们的肌肤更易干燥,远比季节变化引起的干燥严重得多, 每小时喝一杯水,皮肤便不致于干燥。
4、使用护肤品
秋冬时节,空气逐渐干燥,皮肤的水分和油脂减少,再加上皮肤在夏季经过曝晒,有变黑或出现斑点的现象。选一合适的护肤品,美白自己的皮肤,滋润自己的皮肤,令肌肤白嫩细致,更加洋溢青春光彩。(来源:中国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