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斗舞”不合时宜
发布时间: 2015-05-17 浏览次数: 189

 4月22日上午,云南省楚大高速路昆明往大理方向K82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由于清障施救,交警部门对该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被堵路上的人们也纷纷下车解闷,其中不少大妈在车缝中跳起广场舞,更有大叔大妈直接对舞起来,场面犹如“斗舞”,十分火爆。

  对此现象,网友众说纷纭,其中有两种意见最具代表性:一种认为这是“自娱自乐”,“一不违法,二不扰民”;而另一种则认为此举不太妥当,“在别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跳舞,这合适吗?”

  其实,大叔大妈“斗舞”是一种典型的“堵车后效应”。所谓“堵车后效应”,是指广大上班族面对交通堵塞而表现出的焦虑心理。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心理学家大卫•罗伊曾做过一个实验,对上班里程各为6英里和18英里的两组人群,在交通顺畅和拥堵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焦虑程度测试,结果发现道路越拥挤、交通堵塞时间越长,人们就越容易被沮丧、焦虑和失望情绪困扰。

  当前,随着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堵车后效应”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道路通行中,驾驶人最为熟悉和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路怒症”。“堵车后效应”虽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和情绪表达,但也应该以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不影响他人通行为前提。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和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应当予以协助。而高速公路上聚集在一起“斗舞”,显然与法律精神不符。“堵车后效应”具有“传染”性,此次高速公路“斗舞”虽没有引发后果,但也绝不宜提倡。作为驾驶人,在遇到交通堵塞和交通管制时,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如播放一首优美的音乐、检查一下爱车的安全状况,都是很好的选择。

  来源:人民公安报

办公电话: 88120113(瑶湖校区) | 88506059(青山湖校区)   报警电话: 88120110(瑶湖校区) | 88506110(青山湖校区)    处长信箱: email: jxsdbwc@sina.cn
校内链接:| 江西师范大学 | 师大人事处 | 师大学生处 | 师大校团委 |
校外链接:| 公安部 | 安全文化网 | 南昌大学保卫处 | 四川大学保卫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