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 彰显战略自信、战略清醒和战略稳健
发布时间: 2016-04-15 浏览次数: 235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杨月)在4月15日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习近平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中国青年网“习近平+”工作室梳理发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并亲自担任中央国安委主席,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安民才能安邦 社会安全连着千家万户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治国理政的关键,莫过于使人民安定,而人民安定的底线就是生命财产的安全。社会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2013年11月24日下午,习近平抵达青岛,去医院看望慰问爆燃事故中的伤者。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6年临近春节,习近平强调,要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关注食品安全,2013年,习近平也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2016年1月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 

2016年4月14日,习近平在阐述新时期国家安全的目的时,明确指出最终的落脚点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指出疾患只是第一步,开出药方才是要务。药方,习近平可开了不少——“要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针对重点隐患和重点行业以及游乐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坚决做好安全防范,特别是要严防踩踏事故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下最大气力抓好”…… 

“追责”“预防”“抓实”,作为习式药方的关键,也得到了减灾专家的认同。“领导干部的思想麻痹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隐患,安全责任不落实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问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反恐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当前,公共安全的治理思路要从举国救灾向举国减灾转变,必须千方百计做好预防和准备的工作,同时,提高领导干部的研判力、决策力、掌控力、协调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也刻不容缓。 

“后福岛时代” 中国核安全观助力人类核能事业 

2014年3月,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中国核安全观,提出为更好利用核能的“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得到了与会方的一致赞同。 

习近平把核能比喻成“普罗米修斯带给人间的火种”,仅在2015年,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三次提出要重视并抓好国家核安全,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及发展利益的战略眼光。 

20164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图片来源:新华

2016年3月31日至4月1日,习近平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提出“四个强化”的具体主张,为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指明了方向。 

鲲腾全球防务首席科学家、核战略专家、核军控专家杨承军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我国在核材料的提炼、加工、检测、储存输送、延寿、防护及应急处置环节中,在国家核设施特别是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中,在核武器的贮存、管理和训练中,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行之有效的核安全管理机制和法律规章,积累了丰富的核安全经验,确保了国家核安全。  

安全无国界,核安全更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后的‘后福岛时代’,我国对所有核设施、核武器部署地域开展了全面检查,进一步完善了核安全法规体系,组建了核应急救援部队,消除了核安全隐患。”杨承军指出,“2016年1月,我国发布了《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此外,我国还积极推动核安全国际合作,特别是在核应急救援领域的技术合作。” 

将国家安全观上升到世界安全观,中国在路上。近年来,中国秉承合作共赢的态度,在核安全议题上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各国携手合作。而中国也始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发利用核能,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福。在核安全峰会等国际会议的舞台上,中国声音也在为人类和平推动核能事业不断发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 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习近平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确立了重要遵循。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2015年1月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昆明火车南站,强调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2016年4月14日,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七十二章也明确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七十三章则提出要“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专家指出,建立综合的国家安全观,反映了中国新时期的战略自信、战略清醒和战略稳健,将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添一道新保障。因为这一举措不是为了谋求世界霸权,而是为了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充分利用和积极主动塑造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确保国家安全,从而更好地和平发展。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保障下,如今,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文明古国重回到了世界舞台中央,走和平发展之路的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繁荣的强大正能量,为世界和平再添新的贡献! 

 

办公电话: 88120113(瑶湖校区) | 88506059(青山湖校区)   报警电话: 88120110(瑶湖校区) | 88506110(青山湖校区)    处长信箱: email: jxsdbwc@sina.cn
校内链接:| 江西师范大学 | 师大人事处 | 师大学生处 | 师大校团委 |
校外链接:| 公安部 | 安全文化网 | 南昌大学保卫处 | 四川大学保卫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