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为响应我国第九个防治减灾日“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的主题的宣传周活动,提高全院同学对防灾减灾知识及其重要性的了解,我院决定在5月12号至5月18号开展一系列综治宣传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院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此次活动,专门开会对活动各环节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以确保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二、活动主题
减少灾害风险,共建平安学院
三、活动对象
免费师范生院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7年5月12号至5月18号
五、活动的详细具体流程
本次的宣传周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而开展的,主要包括防灾减灾知识的海报和新媒体的宣传、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普及防灾减灾知识、防地震应急演练等。
1.防灾减灾知识的前期宣传
活动具体内容:
(1)信息中心提前进行宣传海报的制作,并且张贴。
(2)通知各班的宣传委员制作好本班的黑板报。
(3)信息中心及时对活动进行记录和报道。
(4)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相关信息。
2.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1)活动前期:
通过QQ群在各班宣传“文明安全校园”主题班会的开展;告知各班班长在班级进行宣传,进行前期安排;提前告知信息中心,于活动当晚进行拍照、采写工作;制作主题班会PPT。
(2)活动期间
1、主持人就“防灾减灾”四字展开引导,引导大家思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2、针对这一主题,用PPT进行演示,给予大家深刻的思考,同时增强大家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
3、组织同学们学习“灾害分类”、“灾害预警信号”、“灾害逃生知识”等防灾减灾知识;
4、最后,主持人对此次班会做出总结,再次提出“防灾减灾”的主旨。
(3)活动后期:
1、由信息中心负责此次活动的通讯稿、采访稿及活动照片,并在各个网络平台及时更新活动动态;
2、对本次活动效果进行调查,了解全院师生的反映,收集意见和建议,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处理。
(4)班会安排:
1、我们以班级为单位举办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根据各班情况做出如下安排:英语两个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会活动,汉语言文学班、数学班、M班独立举办;
2、活动分工:英语两个班由许秋霞、易少清负责,汉语言文学班由冷江胜负责,数学班由程颖洁负责,M班由廖铨负责。
3.建立寝室长轮查制度
(1)免费师范生院治保维权部将全院268个寝室每四个寝室为一组,各个寝室长对各组寝室进行轮流巡查和打分;
(2)寝室长轮查内容包括各寝室防灾措施是否完善,对防灾减灾知识是否了解;
(3)寝室长轮查制度可以达到提高各寝室预防灾害警惕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实现寝室常态化管理。
4.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1)治保维权部准备观看防灾减灾视频和及时通知大家观看的时间和地点。
(2)向同学播放视频,播放视频后带动现场气氛,让同学们积极发言发表对防灾减灾的看法和建议。
(3)进行防灾减灾的案例分析,详细讲解防灾减灾应注意的事项。
5、防地震应急演练
为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生命意识,增长基本的安全自救自护知识,我院决定在5月14日开展防震疏散演练。全院师生能够按照各项程序要求进行有条不紊的演练,现将演练的情况总结如下:
(1)演练前
学院治保维权部成员互相出谋划策,积极配合,从各个方面、全方位思考制定演习方案,经过几次修改,又征求院领导的意见,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演习预案。
演习预案成型后,将演习预案下发给治保维权部每位学干,责任到人,并布置演习的具体过程和要求。学干明确演习预案内容,并将演习过程所有的要求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负责的班级。
(2)演习中
5月14日,各班级负责人到达各自负责的班级。9:30,预警铃拉响之后,全体学生干部马上赶到预定的地点,准备组织学生,教室内的学生在负责人的组织下借助课桌、墙、书包等进行“三角区”的防震避难训练。9:35,警报再次拉响,各班按照预定的方案,安全、有序地逃离现场。在整个演习过程中,全体的负责人各司其职,有机的配合,密切协作,确保了整个演习过程能按预定的方案进行,确保了演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在整个演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初步的地震避难小方法,并在1分半钟之内,全部撤离了教室,安全到达操场。
(3)演练后
演习结束之后,进行总结,演练活动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出现慌乱,有跑跳、嬉笑行为。
(4)活动反思
1、抓好落实,加强教育教育工作。
2、加强学生的过程管理,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通过安全疏散演练,提高了教师、学生的安全意识。
六、活动成效
1、预期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活动,落实宣传工作,传达防灾精神,加强我院师生的防灾减灾宣传和认识,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实际成效
通过活动的相互配合,同学们的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了同学们在灾害安全方面的警惕性,增强了同学们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