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振
在巡逻工作中,如何做才能既保证巡逻盘查效果、又赢得群众满意,值得我们思考,现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把握“时”的要素
一是巡逻盘查时段的选择。集中巡逻盘查的时段选择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学校上下学、节日旅游等人流高峰时段,实行错时巡逻机制。二是提高巡逻盘查效率。根据实际盘查的情况,如盘查时间超过15分钟,70%的群众普遍出现焦躁心理,这就要求民警必须提高盘查效率,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盘查熟练度和科学使用警务通、电台等通讯、核录设备来完成。
把握“人和物”的要素
一是可疑人的辨别。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对来往行人的神色、衣着、举止等细节方面,要尽量做到细致入微、重点记忆。一般而言,违法犯罪嫌疑人常表现出心浮气躁、眼神游离、神色慌张等,对发现的可疑人员要仔细核查。民警在盘查中通过与盘查人员交谈,仔细听说话时的语气、口音及前后逻辑关系,也是发现线索的一种方法。而加强盘问力度是击溃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多问,判断其陈述的逻辑关系,从而辨别其真实性。二是物品检查的注意事项。查验人员随身物品或车辆、车内物等物品时,应先问、多问。对车辆易被盗撬痕迹的重点部位加强检查。对非机动车机架号部位、电机号部位、电瓶部位以及后备箱部位加强重点检查,看是否有刮擦磨损、盗撬痕迹;对机动车要重点查车门锁、点火开关、后备箱等部位是否有破坏痕迹或是否重新换装等加强检查,同时,对无嫌疑的车辆,尽量让车辆所有人自行打开,如盘查民警检查物品,事后尽量恢复原状,将盘查物品排放整齐,以免引起被盘查人员不满。三是执法的人性化。民警与群众接触要注意应有“三心”,即公心——巡逻盘查民警必须做到“不因为内外有别而分厚薄,不因为关系亲疏而失平衡,不因为人情干扰而从轻;耐心——民警巡逻盘查的过程也是与群众的交流过程,这就要求巡逻民警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克服一切不良情绪,耐心地向群众解释;爱心——爱民的方式有很多种,具体到巡逻盘查上,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措施,在执法方式上要预防教育为主、处罚惩戒为辅,对主观恶性较小、违法情节轻微的以教育挽救为主,做到宽严相济。
把握“地”的要素
一是占据盘查有利位置。民警应当选择光线较好、有依托、容易得到支援的场地或道路作为盘查地点。盘查中要明确分工;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被盘查人的身份、体貌、衣着、行为、携带物品等可疑之处,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同时,盘查时民警应当携带单警装备,如手持电台、移动警务通、执法记录仪等设备。设卡盘查时着防弹背心,戴防弹头盔。巡逻警车上应配备车载电台、急救药箱、防弹衣等装备。二是选择巡逻盘查重点部位。结合辖区警情研判,巡逻民警因选择在停车场、菜场、学校周围、出租房等重点部位开展巡逻盘查,一方面能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压降案件,另一方面能提高见警率,提高群众对巡逻盘查的配合度,提高满意率。三是巧借地势。巡逻盘查中,民警可根据盘查地点周边环境,在提供服务救助的同时开展巡逻盘查,减少群众反感和焦躁心理,提高群众对巡逻盘查的配合及满意度。如在停车场,可以就停车场周边环境,做好防盗窃、防扒窃宣传,在景区公园,可以提供指路、救助等服务。同时,民警可以选择有监控探头的部位,对巡逻盘查过程做实时记录。
把握“证据”的要素
要锁定、保留好巡逻盘查证据。在日常巡逻盘查中,可能遇到群众不满投诉、矛盾纠纷、警情处理等多种不确定因素,执法执勤过程的音频视频采集是深入推进盘查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补充,不仅有利于为执法民警应对群众投诉提供自我保护的证据,也能从客观上推动民警执法行为的规范落实。因此,民警在巡逻盘查中务必带好执法记录仪,所在单位必须及时将搜集的音频视频统一管理、统一存档。(来源: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