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放
2014年3月23日清晨,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大宁路派出所相继接报6起入室盗窃案,令民警吃惊的是这6起案件的被害人竟然是同一居民小区的高楼层住户。从凌晨3时许进入小区到得手离开,一个3人盗窃团伙仅耗时一个多小时,他们究竟是怎样屡屡得手的呢?
民警发现,这个团伙内既有“蜘蛛人”又有“隐形人”。家住29楼的谢先生放在客厅里的专业相机、高档手机被盗,价值2万余元。谢先生告诉民警,他从没想到窃贼还能有“蜘蛛侠”的功夫,借助空调机架与排水管入室盗窃。而家住15楼的金女士被盗价值约2000元的手表,窃贼从防盗门入室实施盗窃。要不是金女士反复确认前一晚手表仍放在客厅餐桌上,压根儿就没发现家里曾被窃贼光顾过。
一夜连盗6户,现场几乎不留任何痕迹。民警调阅海量监控追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于4天后将盗窃团伙成员嫌疑人大周抓获归案,几天后团伙另一名成员小周在江西落网。目前,团伙成员戴某被闸北警方网上追逃。此案经串并,还抓获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5名,涉案总价值约40万元。
案件分析
为何窃贼“偏爱”住宅楼层的高层下手?办案民警认为,这与被害人普遍缺乏防范意识有关。家住高层的居民普遍认为:楼层高不招贼惦记,却不知高楼层也要防盗。本案的被害人家中既不安装防盗窗,晚上也没有关窗睡觉的习惯。
盗贼一般选择凌晨3时,居民进入深睡眠时,从阳台、防盗门进入室内,一般只光顾客厅。一来不易被房主发现,二来作案速度较快。
民警支招
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民警周俊:
目前,上海的高层与小高层住宅都有电梯,从二梯三户、四户到一梯两户甚至于一梯一户,硬件设施决定了途经相关楼层的居民只有自家人或为数不多的几户邻居。这使得窃贼作案时被发现的概率大大降低,而高层居民普遍防盗意识不强,更是直接提升了窃贼得手的成功率。为此,住高楼层的居民更需做好防范。
物防:关键在门窗。防盗门必须反锁,不然防盗门与普通门相差不大。睡前关窗,若要透气不妨在窗户附近放置带刺或体型较大的绿色植物。自制的“防攀爬障碍物”也能发挥大作用,如将铁钉、碎玻璃等尖锐物品用强力胶固定在围墙、窗口的下沿、空调机、排水管周边,都能让窃贼无机可乘。
人防:小区物业要加强夜间巡逻,尤其对监控死角,靠近街面和小区围墙周边的居民楼以及被绿化遮挡的居民楼都要列为重点区域加强巡逻。
技防:部分小区物业为降低成本投入,仅在电梯内安装监控设施,居民楼门口以及一楼的消防梯出入口处都是监控设施的空白区域。业主委员会要建议小区物业尽快安装到位。
居民们要增强防范意识,贵重物品尽量放在暗处,家里少留现金。如有购车、购房等急需使用的现金的情况,也不要随意将大笔现金放置在一眼能看见的位置。(来源:人民公安报)